伸出我們的手,握住需要的手,把愛分享出去,用愛包住你我
【台北英倫扶輪社 x 台灣原住民迴廊協會】
原住民學生教學發展計畫 招生中!📢
🎉 FUN! Kick Off Party!! 🎉
我們誠摯邀請家長與孩子們一起來參加這場充滿歡樂與學習的活動!
✨ 透過 SEL 社交情感學習課程,幫助孩子們發展自我認識與社交技巧,提升學習力!
💡 課程特色:✅ 互動式學習,增強孩子的情緒管理與溝通能力✅ 多元遊戲與團體活動,提升孩子的自信與合作精神✅ 免費參與!歡迎踴躍報名
📅 上課時間:
📌 2/16、3/9、3/23、4/6、4/13、5/18、6/1、6/15、6/29(日)
🕑 下午 2:00 - 4:00 PM
📍 桃園市龍潭區中興路 390 號2樓
🎊 活動內容:👋 見面會 MEET & GREET🎲 玩遊戲 PLAY GAMES
✨ 快來加入我們,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與成長!
☎️ 報名聯絡方式:(03)4800032
我們有印製產品的DM,已全數寄出至
各公司的福委會
祝福各位老闆生意興隆!!!
守護族人的家園:一段段暖心的關懷故事
在現代都市的喧囂中,生活壓力和經濟負擔常讓人難以喘息。
協會的成員們看見了這些掙扎,於是攜手創立了一個支持平台,期望用溫暖的陪伴與實際的幫助來守護族人,讓大家能夠在困難中找到依靠與希望。
這份關懷,成就了一段段溫暖的故事,這些故事也成為我們不斷努力的動力。
這個是來自單親家庭的故事,充滿挑戰與困境。
母親入獄,五個孩子無依無靠,最大的孩子有過動症,需定期回診和服藥,其他孩子則正值學齡,年紀最小的才剛上幼兒園。
生活的壓力、教育的缺乏,讓他們的未來充滿挑戰。
然而,社會的溫暖照進了他們的生活。
台灣原住民迴廊協會和花蓮玉里書屋等機構積極伸出援手,為孩子們提供生活上的幫助與心理上的支持,讓他們在艱難中仍能感受到溫馨的陪伴。
我們希望,這些孩子能憑藉社會的關懷擺脫命運的枷鎖,走向光明的未來。
每一份愛心都是他們前行的力量,讓我們一起成為他們人生路上的燈,為他們點亮希望,引領他們走向正確的方向。
楊先生一家人的共度時艱
楊先生因中風和主動脈剝離昏迷長達一個多月,病情十分危急。醫生考慮他們的經濟狀況,曾詢問家屬是否繼續急救。
楊先生的姐姐不忍心放棄弟弟,儘管她自己也在年輕時因玻璃體視網膜病變而失明,她依然堅持要給弟弟希望,並向協會尋求協助。
協會在了解到他們的情況後,立刻展開援助,不僅提供經濟支持,還給予他們心理上的關懷。
姐姐的堅持與協會的協助讓楊先生一家在艱難中找到了一絲光明。
文女士的債務事件與陪伴
文女士因為經濟上的困難,陷入了沉重的債務中,這讓她陷入絕望,甚至萌生了放棄一切的念頭。
協會的成員們在得知她的情況後,伸出援手,不僅協助她進行債務整理,還幫助她找到合適的財務諮詢管道,逐步了解債務重組的選擇。
我們的志工們定期陪伴她,讓她感受到有人願意一起面對挑戰。
文女士慢慢地從陰影中走出,她開始學會管理財務,逐步還清債務,並在協會的支持下重新燃起對未來的希望。
協會徵求志工:本會已加入「桃園市政府社會局祥和計畫」,可提供志願服務證及服務紀錄冊,紀錄志工點數。投入志工累積超過300小時,可免費進入公立風景區、康樂場所、文教設施。特約商店或旅遊有優惠喔。
有興趣者歡迎撥打 03-4800032 加入協會做愛心。
帳號:
★ 銀行帳號
台灣中小企業銀行 龍潭分行 050
帳號:332-12-122233
戶名:台灣原住民迴廊協會文鈞卉
★ 郵局 郵政劃撥帳號
帳號:50455624
戶名:台灣原住民迴廊協會文鈞卉
✅ 立案:台內團字第1100280939
✅ 統一編號:91275457
✅ 官方網站:www.tia99.tw
為了提供原住民小朋友更完整的教育輔助,本協會通過原民會辦理課後扶植計畫,辦理免費的課後輔導課給弱勢、單親家庭的小朋友,加強原民文化、母語,英文、生活、才藝等多元化課程。小朋友下課後就可以來協會,協會每天提供晚餐,讓小朋友健康平安的成長。
本協會獲得勞動部補助多元就業開發計畫,推出「原民好物伴手禮」,將小店、小農的商品組合成愛心禮盒,除了協助商家推廣外,其中銷售額10%回饋給弱勢關懷計畫,讓大家用消費做愛心。
瀏覽所有產品
協會除了定期為弱勢家庭提供物資配送,還積極推廣市集擺攤。為此,協會定期舉辦室內市集和戶外擺攤活動。
這些的銷售收益,則全數投入到協會的弱勢關懷計畫中,以持續推動關懷與支援工作。
組織章程:
一、促進原住民族相關傳統文化及藝術之保存、展示、傳承與發展。
二、推動原住民族相關文化及藝術之傳承與創新研究。
三、推展原住民族相關產業之永續發展、經營輔導。
四、協助原住民族產業之相關專業人員培訓養成工作。
五、輔導原住民族相關產業創立、創新、精進、改善。
六、媒合原住民族相關產業之結盟、合作事宜、行銷宣傳推廣,提升產業之競爭力。
七、加強國際間民族文化教育、文化藝術、產業經貿等交流考察互訪以及培訓,促進學習合作。
八、舉辦文化、產業、經貿有關之論壇、研討會議、講座等活動。
九、辦理有關社會福利、永續生態旅遊、法律諮詢、心靈改革、行銷宣傳推廣、文化藝術等服務業務計畫。
十、舉辦或捐助有關兒童、青少年、學生、婦女、長者、身心障礙族群福利。
十一、 接受公部門機關或私人機構委託之服務事項。